市场观望中国酒市 啤酒包装寒冬还是过冬
2015-10-23 09:52:47包装地带阅读量:6831 我要评论
导读:对中国的啤酒包装企业来说,如果啤酒产量下降6.12%,意味着22-41亿只玻璃瓶、10-16亿只易拉罐订单消失。也意味着大约2亿只卡盒和2亿只瓦楞纸箱订单消失。
2015年10月18日,青岛啤酒公告称,与日本第三大食品饮料公司三得利中国在上海签订《框架协议》,青岛啤酒将收购与三得利合资公司50%的股权。而三得利出让价仅仅8.229亿元,堪称白菜价。
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三得利的退出与中国近年来啤酒消费市场的加速下滑不无关系。
过去20年来,随着国人逐渐逃离贫困线并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中国的啤酒工业获得迅猛发展。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啤酒消费保持了25%的惊人增长,目前已经连续数年稳坐世界大的啤酒消费市场的霸主位置。
不过,从2014年开始,中国啤酒消费上行的势头嘎然而止,啤酒产量出现负增长,2014全年微跌0.96%。进入2015年,中国啤酒产量更是出现加速下降趋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啤酒行业共生产啤酒3479230万升,同比下降6.12%;另一方面,在零关税、自贸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洋啤酒渐渐在中国市场流行开来——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进口啤酒36310万升,同比增加65.7%。
国产啤酒产量大减,进口啤酒剧增,表明中国的啤酒包装的蛋糕不仅减少了一大块,而且还被国外的包装企业偷走了一小块。
在中国,啤酒包装是一个体量极其巨大的市场,主要包括啤酒箱、卡盒、玻璃瓶、金属易拉罐、啤酒标签和塑料框等包装制品。目前我国瓶装啤酒占比70%,罐装啤酒占比30%。对中国的啤酒包装企业来说,如果啤酒产量下降6.12%,意味着22-41亿只玻璃瓶、10-16亿只易拉罐订单消失。也意味着大约2亿只卡盒和2亿只瓦楞纸箱订单消失。
今年年初,啤酒行业人士对2014年啤酒产量轻微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受天气异常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环境变化主要是“三公消费”被限制带来的连带效应。
但2015年前8月竟然出现6%的显著下滑,已经无法用天气和“三公消费”来轻描淡写了。特别是3月以来中国进口连续出现15%左右的负增长,显示中国的内需的确出现了大问题。一方面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大量失业和收入锐减,抵制了国人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房地产绑架了国人几辈子的财富,不仅眼下被捆得死死的,未来二十年还要为还房贷而缩减消费。
“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4.2升/年,已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3升/年,国内啤酒消费量正趋于饱和。”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接受《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分析,未来10年国内啤酒人均消费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人口老龄化抵消新增消费量等,它已达到消费量阶段性的峰值,5年内变化不大。”
虽然离捷克、德国等人均130升/年的消费有很大距离,中国的啤酒消费俨然已经悄然从下滑。由于贫富分化严重,加上年轻人口大量减少和老年化社会加速来临,未来十年,中国的啤酒消费都不容乐观。
无*偶,就在不久前的10月10日,大的纸业公司美国纸业宣布退出与山东太阳合资的企业。
三得利白菜价退出中国合资公司,与前几日大的纸业公司美国纸业剁手剁脚式退出与山东太阳纸业合资公司的行为如出一辙。种种迹象表明,嗅觉敏锐的巨头对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远比我们想象的悲观。
面对加速下滑的啤酒消费市场,面对具有影响力的下游食品饮料客户和上游造纸供应商双双退出,中国的包装企业必须要认真思考并积极应对未来啤酒包装订单持续下滑的不利局势了。
2015年10月18日,青岛啤酒公告称,与日本第三大食品饮料公司三得利中国在上海签订《框架协议》,青岛啤酒将收购与三得利合资公司50%的股权。而三得利出让价仅仅8.229亿元,堪称白菜价。
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三得利的退出与中国近年来啤酒消费市场的加速下滑不无关系。
过去20年来,随着国人逐渐逃离贫困线并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中国的啤酒工业获得迅猛发展。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啤酒消费保持了25%的惊人增长,目前已经连续数年稳坐世界大的啤酒消费市场的霸主位置。
不过,从2014年开始,中国啤酒消费上行的势头嘎然而止,啤酒产量出现负增长,2014全年微跌0.96%。进入2015年,中国啤酒产量更是出现加速下降趋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啤酒行业共生产啤酒3479230万升,同比下降6.12%;另一方面,在零关税、自贸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洋啤酒渐渐在中国市场流行开来——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进口啤酒36310万升,同比增加65.7%。
国产啤酒产量大减,进口啤酒剧增,表明中国的啤酒包装的蛋糕不仅减少了一大块,而且还被国外的包装企业偷走了一小块。
在中国,啤酒包装是一个体量极其巨大的市场,主要包括啤酒箱、卡盒、玻璃瓶、金属易拉罐、啤酒标签和塑料框等包装制品。目前我国瓶装啤酒占比70%,罐装啤酒占比30%。对中国的啤酒包装企业来说,如果啤酒产量下降6.12%,意味着22-41亿只玻璃瓶、10-16亿只易拉罐订单消失。也意味着大约2亿只卡盒和2亿只瓦楞纸箱订单消失。
今年年初,啤酒行业人士对2014年啤酒产量轻微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受天气异常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环境变化主要是“三公消费”被限制带来的连带效应。
但2015年前8月竟然出现6%的显著下滑,已经无法用天气和“三公消费”来轻描淡写了。特别是3月以来中国进口连续出现15%左右的负增长,显示中国的内需的确出现了大问题。一方面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大量失业和收入锐减,抵制了国人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房地产绑架了国人几辈子的财富,不仅眼下被捆得死死的,未来二十年还要为还房贷而缩减消费。
“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4.2升/年,已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3升/年,国内啤酒消费量正趋于饱和。”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接受《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分析,未来10年国内啤酒人均消费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人口老龄化抵消新增消费量等,它已达到消费量阶段性的峰值,5年内变化不大。”
虽然离捷克、德国等人均130升/年的消费有很大距离,中国的啤酒消费俨然已经悄然从下滑。由于贫富分化严重,加上年轻人口大量减少和老年化社会加速来临,未来十年,中国的啤酒消费都不容乐观。
无*偶,就在不久前的10月10日,大的纸业公司美国纸业宣布退出与山东太阳合资的企业。
三得利白菜价退出中国合资公司,与前几日大的纸业公司美国纸业剁手剁脚式退出与山东太阳纸业合资公司的行为如出一辙。种种迹象表明,嗅觉敏锐的巨头对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远比我们想象的悲观。
面对加速下滑的啤酒消费市场,面对具有影响力的下游食品饮料客户和上游造纸供应商双双退出,中国的包装企业必须要认真思考并积极应对未来啤酒包装订单持续下滑的不利局势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3天看全产业链,抢占2026全球市场先机!华南印刷展/标签展预登记通道全面开启!
2026年华南印刷展标签展将以前瞻性视野,汇集全球创新力量,助您精准把握下一个市场机遇。- 2025-10-29 13:21:29
- 12589
-
瑞士推进包装与废弃物法规改革:从“可回收”到“可再用 化学安全”
瑞士政府本轮改革意在扩大生产者延伸责任至全包装领域、提高回收目标、强化全国范围的反乱丢罚则,并在废弃物管理中强调“再用与回收”优先于其他处置选项。- 2025-10-23 08:50:20
- 16907
-
FPA在提交给白宫与司法部的意见书中指出,尽管其支持EPR的基本理念,但各州EPR法规在适用范围、定义及要求上差异巨大,已给企业带来高昂的运营与管理负担。
- 2025-10-22 10:51:37
- 17053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