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最大(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永利最大(官方)网站>编辑视点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纸媒如何生存

2012-08-24 11:44:44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阅读量:4342 我要评论


  【ppzhan摘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像杂志一样的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传媒生态的改变呢?新媒体对纸媒的冲击是世界性问题,但国情不同,纸媒应对就不同。亟需把“中国纸媒持久战”迅速提上议程,从思维角度,是三要三不要。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近几年,随着纸媒市场处境的不断恶化,业内不禁担心纸媒的前景。人们都在疑惑,数字化称霸的年代,纸媒还能存活多久?网络媒体来势汹汹,传统媒体是不是恐慌?
  
  2012年8月9日下午,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范卫平做客强国论坛以“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访谈中,网友“向阳光2012”担心,近几年用手持阅读器、手机等进行阅读的人增加很快,传统书报刊的发展会一定程度减速。对此,范卫平表示,新兴的数字出版这些年发展非常快,相应的数字阅读的人数增长也比较快,这是事实。但是,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传统的书报刊产业仍在增长,有很大的阅读市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一个以各种新兴通信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崭露头角。毫无疑问,传统平面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现阶段既是生存危机,又是很好的发展机遇。对于纸媒的现状,业界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是,在数字时代平面媒体都必然出局,纸媒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另一种声音则相对乐观,认为当前中国报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面对数字媒体的冲击,纸媒仍然可以通过增量突破,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新媒体对纸媒的冲击是世界性问题,但国情不同,纸媒应对就不同。亟需把“中国纸媒持久战”迅速提上议程,从思维角度,是三要三不要。
  
  要自有主张,不要言必称西方。主张的关键是确立目标,目标即中国纸媒持久战。首先,是持久战,不是“亡国论”,也不是“速胜论”。其次,是“纸”媒长青,不是“死的是纸,活的是报”,也不是“报纸还有几十年的发展空间”,它要永远活下去。这可不是瞎浪漫,博弈论法则即“向前展望、倒后推理”,你预期报纸还有50年或寿与天齐,产生的战略是不同的。
  
  再次,也是重要的,它是中国的。美国报纸完不完蛋我们无法判断,但走得不顺是事实。我从@唐润华得知:据美国白宫经济顾问理事会起草的《2012总统经济报告》,在过去5年里(2007~2011年),报业是美国萎缩快的行业,整体规模萎缩了28.4%。过去5年,正是美国报业急于应对新媒体冲击的5年,实践证明,这种应对不成功。你还言必称西方,有样学样?!
  
  要自有主张,中国纸媒这几年持续繁荣,总有繁荣的道理。现在需要从经验中寻找规律,构建为目标明确的战略。战略清楚了,就有衡量标准放手借鉴西方,比如,默多克不屑报纸是“有毒资产”的流言,今年2月在伦敦高调创办《星期日太阳报》,他说:“办一份好报纸,是对批评好的回答”,令人想起丘吉尔的名言:“活得好就是好的报复!”
  
  要适当数字化,不要大数字化。数字化的本质是技术,发展经济学有个概念叫“适当技术”,不是技术越高新越好,要根据此时此地的情况引进或发展哪些技术,停滞不对,大跃进也是错。沼气灯、电灯、太阳能灯都是技术,适当运用都好。光照不足地区非要拆沼气换太阳能,不叫潮人,叫瞎折腾!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2012年全国报社新闻技术工作会议聚焦于新媒体

    2012年全国报社新闻技术工作会议聚焦于新媒体

    近日,2012年全国报社新闻技术工作会议暨中国报业技术年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次会议总结了2012年报业信息化建设和媒体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交流了报业技术管理和创新的新应用、新经验;研讨了信息技术在传媒大变革时代的和支撑作用。
    2012-12-07 11:50:20
    1620
推荐产品
PM娱乐城足球官网(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半岛最新网上盘口(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永利现金买球网(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半岛网络足球网址(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PM娱乐城网上滚球(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十大最新利记推荐(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现金十大PM娱乐城大全(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十大线上盛凯国际推荐(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